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本来不想发这章,但是看到那些悲惨的历史资料,心中悲愤莫名,为什么从古至今,一旦发生战争,受到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?天祸?人祸?

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”道尽心酸。

历史中河南大灾所发生的一切,我不禁大声喊出:中国共产党万岁!

汶川、玉林。。。。。。。大地震,是谁将子弟兵派上了抗灾前线,是谁号召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;我泱泱大中华,在危难之际绝对是最团结的民族。

“忽忽!”无尽的板砖。

“饿,好疼。”艰难的站起中。

“唉,二十一世纪对华夏百姓来说,是一个仁慈的世纪!”

此章节三分之二的内容是资料,整理了三天,逐一删选,挺辛苦,感觉比写一万字还累;手好酸,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,特意加发免费章节,勿忘国耻!在这里非常感谢虎穴屠龙,卫彬,沉默之虎01,独孤者,谢振宇,409798966,晚上军人,qxkk77,次仁多吉,村长快乐的地盘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等等读者,还有很多亲们,字数有限,就不一一感谢了,在这里要说的是:“谢谢!你们就是我写作的发动机!”言归正传,让我们一起扬起中华民族的利剑收台湾、战四平、下武汉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“嗡!”“看!灰机!”“呜呜呜!”“日!”“轰!”

硝烟中闪出啪啪啪闪出一排金光闪闪的大字:废话太多,挨炸;警告所有码字的,写凑字数骗金币,咔嚓!

左参谋心情沉重的走进指挥部,将一沓信纸递给高强道:“这是攻击平顶山方向的二野军,将一路所见所闻汇集成报告以书面形式送到了指挥部。”

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情在一张张纸上出现:“1941年河南大灾荒爆发,灾情严重程度空前绝后!”

“41年初,中原的河南就开始出现旱情,收成大减,有些地方甚至已经“绝收”,农民开始吃草根、树皮。”

“至1942年的河南,山河破碎,三面环敌,全省100多个县,大部分被日军侵占。”

“一春不雨,麦收平均只一二成。麦收后,人心惶惶,不可终日,许多人寄托希望于秋收。谁知一夏又未下雨,早秋几乎全枯死,晚收即使有些地方勉强种上,也因雨不及时播种太晚,而并不结实生籽。”

“这次大旱涉及全省,没有一地一县得以幸免,其中黄河沿岸、丘陵边缘等20余县为重灾区,全省因干旱面积约为6000万亩。而且祸不单行,夏秋之交,蝗虫又复为害,满山遍行,遮天蔽日,落到田间,禾苗立被吃光。”

“时值盛夏(1943年)早晨7时左右,一种簌簌的声响隐隐约约响起,像极快转动的纺车声,由远及近蔓延开来。“蝗虫!蝗虫!”早起的人们几乎不约而同翘首远望,面色恐怖。只见离地面仅三四米高的飞蝗群落黑压压铺天盖地而来。飞蝗如黑云压城,来往盘旋,近过之处,转眼鲜润的谷子、玉米被剃成了“光杆司令”。

老人们回忆起光绪三年的灾荒,认为这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蝗虫毫不留情,成熟待收的麦子被劫掠殆尽,吃去了大半。世代靠天吃饭的农民,眼巴巴瞅着这群害人精,毫无办法。”

“11月,灾情渐重。巩县喂庄、罗口、常村,坞罗等许多村庄,十家竟有七家封闭门户,外出逃荒。死寂,笼罩着许多村庄。往哪儿逃呢?有到宜阳、洛宁、卢氏的,有到陕西华县、三原的,他们生死未卜。”

“1942年春天到秋天,时隔不到半年,灾情更为严重了。主食吃光了,饥饿的人们就用镰刀和菜刀剥树皮,特别是榆树皮被剥得净光,然后磨成面来吃。

树皮吃光了,人们就把麦秸、谷壳、干了的草根和水藻,都被磨成面后拿来果腹,有的人靠拾雁屎、挖草根、刨滑石、挖野菜糊口,许许多多大人小孩出现了中毒和浮肿现象,饿死在村边的人很多。

在逃荒路上,肚子膨胀,像“鼓”一样,沿途逃荒的人,见得多了,麻木了。逃啊逃,走啊走,不知走向哪里。好像双腿已上了发条,只知不停地走啊走。倒下去的就永远倒下去了。

仅崇仁、敞西乡之间,死尸就有25具,亲人哭干了眼泪,行人哭断了肝肠。可以说,当时的中原大地赤地千里,饿殍载道,十室九空,卖儿卖女,路有死骨。”

“这。。。。。。这是在我的祖国发生的事情?”高强不可思议的看着沉重如山的几张信纸,心中掀起滔天巨浪。

“特勤部,特战大队立即奔赴各地,展开实地调查!我需要真实的情况。”高强在心中不停的呐喊:“这不是真的!绝对不可能!”

三天以后,张国红将一沓资料交给高强,语气沉重:“很多东西根本不用调查,随便找些本地百姓和报纸就能知道,剑四他们和二野了解的情况差不多,我们特勤部更深一步挖掘,此次大灾不止天灾,还有人祸。为了避免日寇残害百姓,我军一直远离村庄和县城急行军,其实我们是多此一举,很多村庄都是无人村。” 正是这些资料引起了高强的滔天怒火。

一沓信纸慢慢翻开,血泪斑斑的残酷事实一一展现。

“1941至1942年河南特大灾荒中,河南3000万人民逃离河南的大约两三百万,饿死病死的竟也有两三百万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,时衰世乱,人祸天灾,‘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’的惨象很多,没想到这一幕发生在我们眼前,可悲,可叹!”张国红本人心似钢铁,见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是凄然泪下。

翻开被眼泪湿润的第二张纸,悲戚的声音再度响起:“河南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,历史上物产富饶,人烟繁盛,千村万镇,炊烟袅袅。据统计,抗战爆发前,人口约3000万,然而,“苛政猛于虎”,即使在这样的灾荒之年,政府也照样征粮不息。

到1942年秋天,河南人民已面临全面饥荒。重庆的国民党政府为应付此事,拨了2亿元纸币做救济金,但有钱无粮,河南人民仍挣扎在死亡线上。”

“据统计,从1942年秋天到次年3月,国民党政府只供应了1万袋大米、2万袋杂粮,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?即从秋天起,一直在挨饿的1000万人,每人差不多只有一斤粮食!”

“为了活下去,农民们开始逃难,他们露宿在车站旁边的地下,等候下一辆火车把他们带到西边,带向食物。其中大部分人来时所坐的火车,曾经在黑暗中被日军的炮弹偷袭过。

敞车、有盖火车、破旧的客车塞满了人:人们靠在一起,紧张地坐在车顶上,火车冲过危险地带时,紧抓着车顶的手指变得麻木了。体弱年老的人,就倒在了火车钢轮下面。不过大部分的农民,或步行,或坐骡车,或推小车来到这里的。”

“不断涌来难民的路上,到处是血肉模糊的肢体。郑州车站是河南省的大出口,难民们在这里密集着。”

“人群里弥漫着难闻的臭气,浸染了早晨的新鲜空气。难民们在寒冷中瑟瑟发抖,他们灰色和蓝色的破衣裳在朔风中飘摇着。人们的呼吸,汇成了发着水蒸气的烟雾,鼻子流着清水。在萎缩的脸孔上,眼睛似乎是黑暗的伤口。脚是用破布包的,他们的头上则围着褪色的手巾。”

“从八月份起,这些破破烂烂的人群,在开车之前,冲锋似的攀援到火车的顶盖上。头顶上炎炎烈日张着火伞,脚下是烙人皮肉的炙热的镔铁,人们肩挨肩地在一起堆砌着,四周乱七八糟地堆满他们所有的财产:土车、破筐、席片,以及皮包骨的孩子。”

“悲愁和霜雪已经把难民们冻成缄口无言的一群。他们提起了这一只脚,又提起另一只,机械地、步履艰难地走向远方。

在远古时期,原始的人类也许就是这样从寒冷和饥饿的史前土地上,迁移到有食物和温暖的土地上的。路上的人群,重复着同样的事情。

男的推着小车子,女的则在前面用一根绳拉着,坐在零乱物件上的孩子,有的闭眼沉睡,有的高声大哭;或者女人横坐在骡子上,怀里抱着孩子,而父亲则在后面赶着骡子;年轻人单独走着,步子较快,把所有的家当都用包袱包着扛在肩上。”

“路边简陋的坟冢,埋葬了在这里倒下的衰弱的人们,寒冷的风从灾荒区吹过来,扬起尘土,把他们追逐到黄色平原那边。逃荒已经继续了好几个星期。”张国红的声音到了这里变得飘忽起来,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当时在其他地方救灾时候的情形,比起这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。

“哗啦!”第三张纸展开:“路上每一个大城镇,至少有一家饭店开着,供给那些钱袋还很满的人们。在那里,饥饿的人们站在炉子旁边,发抖地闻着食物的香味;他们的眼睛跟踪着富人们每一口热气腾腾的饭,从嘴到碗,从碗到嘴。在街上,小孩子们沿街讨饭,他们泪痕满面,脸色乌黑,在寒冷之中濒于绝望。这些瘦得不成样子的孩子,头发干枯,肚子鼓胀。”

“妈的,这些混蛋就是看不见路边可怜的孩子!人性啊!”高强叹息到,后世何不是如此,倒地的老人没有人扶,送到医院已经断气,被车撞击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,没有去抢救,当时从网络上看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,一直都在疑惑这还是善良的华夏民族吗?

张国红低沉的声音继续萦绕在指挥部:“小村庄比市镇更可怕。村庄空洞得发出回声,门和窗户是钉死的,街道上不断的有人死亡。很多人躺在潮湿的泥地上,眼睛睁得大大的;小贩在出售树叶子,一块钱一把;挖着坟冢的狗,把人的尸首翻了出来;蓬头垢面的人们在池塘的死水里捞取水上的青苔。”

“郑州城已是一个白色的荒冢,被僵死的氛围笼罩着。在战争和灾荒之前,该城有12万人,现在已不到4万人。

该城曾经被日军轰炸、炮击和占领。瓦砾堆在沟渠上,房子没有屋顶,向天空张着口。街道上,偶然有零星的人,穿着抖动的破衣,蹒跚地走着。

灾荒发生后,强壮的人都逃走了,目前留在这里的老的老、弱的弱。他们削掉榆树皮,把它碾碎当做食物吃;有的人把新麦连根拔起做食物;有的人把花生壳捣碎来吃;甚至把泥土塞到嘴里,来填满他们的肚子。”

“这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”张国红顿了顿口音,开始讲诉一个非常凄惨的场面:“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找食物,非常疲倦了,母亲叫两个大孩子到下面一个村子里去找,等孩子回来时,母亲死了,那婴孩还在吮吸着死去母亲的奶;有的父母不愿看到孩子们被活活饿死,只好忍着泪把他们杀死;有个妇人在自己的孩子死后将其煮着吃了;还有一个女人由于饥饿难忍,割掉了死去丈夫的腿煮着吃;一些体弱的难民在偏僻的路上被抓住杀掉吃掉……饥饿使人们失掉人性,为了生存,发生了吃人的现象……”讲着讲着,张国红语气哽咽,声音似乎激烈起来:

“此次大灾,国民党也难逃其咎,他们封锁消息,漠视民命、救灾不力,是导致民众死亡的直接原因。国民党形同土匪的军队以及特务流氓横行霸道,加重了已有的灾情。时人谓曰“特务满街走,人命不如狗”。特别是汤恩伯的部队,被河南人民列为“水、旱、蝗、汤”四大害之一。”

“一位老乡告诉讲诉的一些事情,感到难以置信,等到特勤32号回来后,告诉我他亲眼所见的事情,狗在路旁啃着人的尸体,农民在夜幕的掩护中寻找死人身上的肉吃。无尽的废弃村庄,乞丐汇聚在每一个城门口,弃婴在每一条道路上号哭和死去。没有什么方式能描绘出河南大灾荒的恐怖。……而最可怕的结论是,这场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。”

“国民党设立了专门的救灾机构,确定了救灾方针并制定了具体救灾办法,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这是其他力量所不能代替的。但令人痛心的是国民党政府及官员在赈灾救济中贪污、克扣、盗用钱粮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,酿成了许多政治丑闻。重庆国民政府甚至利用饥荒来发财,侵吞海外捐款!

汝南县仓库主任付伯明,把积蓄有待荒年放赈的积谷信手挥霍,盗用一空。田赋管理处科长李东光,私自将公仓小麦盗卖59 000斤。

“‘人民馨其所有,贡献国家’,那是应该的。为了抗战建国大业的完成,善良的百姓什么话都没有说。但是,贪官却戴着国家的帽子,利用政府交给他的职权,在人民的沉重负担外更剔尽他们的骨缝,把千万人的脂膏都吞进他一二人的肚子,这是如何可怕的事!这些该死的东西统统该杀!碎尸万段!”

“可悲的是,1日军5万余人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。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,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,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!这就是国军,这就是冠以国家名义的军队!这样的党国,不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,简直没有天理!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qixivur.com/news_0_xasxl/gaqtl8gq.html

趣书网 宝书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同人小说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